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业导向
第三产业

  花桥地区的商业过去集中于花家桥、徐公桥、天福庵三个集镇。清代商业渐趋繁荣。民国年间,镇上三角街地段天天有早市,定期有集市。抗战前夕,米粮业、中药业兴盛。抗战时期和国共内战时期商业萧条。1949年12月,三个集镇有店铺97家。1951年成立花家桥供销合作社。1956年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成立合作商店和小组。“文革”时期集市贸易萧条,个体商业被取缔。1978年后集市贸易和个体商业恢复发展。1984年成立花桥集体商业综合公司。1985—1987年,新建花桥小商品市场、曹安小商品市场和花桥农贸市场。1991年出口额超亿元。90年代中后期,国营、集体商业逐渐失去主体地位,供销社、食品站、粮管所先后进行了体制改革。2000年设立江苏国际商务中心。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,个体商业快速发展,私营商户由1994年的652家发展到2006年的2000多家,其中批发零售业户1891家,餐饮住宿业户244家,其他业户786家。

  2005年提出建设“花桥国际商务城”构想,总体定位为“融入上海、面向世界、服务江苏”。2006年,花桥国际商务城被批准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。2013年入选财政部、商务部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,成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核心区。到2014年,花桥国际商务城基本形成了以金融服务为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、以海峡两岸合作为特色的商贸流通业、以研发销售为特色的总部经济产业集群。2014年,花桥国际商务城累计引进服务外包企业127家,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总部企业有17家,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92.03亿元,占GDP的83.5%;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6.37亿元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6.48亿元,房地产业39.1亿元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3.1亿元,金融业9.7亿元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5.02亿元,住宿和餐饮业1.06亿元。

  对外贸易

  2016年,花桥开发区进出口总额13.85亿元,其中进口总额7.99亿元,出口总额5.86亿元;注册外资1914万美元,实际利用外资6411万美元。

  房地产业

  2016年,花桥经济开发区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3家,完成投资72.35亿元;房屋施工面积709.625万平方米,房屋竣工面积124.64万平方米;商品房销售面积151.24万平方米,商品房销售额209.34亿元,待售面积8.29万平方米;房地产业增加值39.1亿元。

与我们联系
  • 联系电话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传  真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邮  箱:info@investchn.com
Copyright © 2015-2025 InvestCH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:投促中国